查看原文
其他

讨论|当越来越多人涌入一个容量有限的跑道

那场雨毁了高考梦 跑野大爆炸runyeah
2024-11-16


关于跑道纠纷这个话题,三年前我们就讨论过一次,回头看发现问题依然在,而且还出现了新的矛盾,这其实很无奈。

年轻人要打球,大妈要跳舞,虽然这几年这两项东西已经被一个人完美结合到了一起,但二者之间的冲突想必短时间也没办法彻底解决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从篮球场换到田径场,矛盾交响乐同样在奏响。


随着近年马拉松这股赛事热,很多“跑圈训练圣地”也冒了出来,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卢湾体育场就是其中之一,在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小名气,甚至是很多外地跑友到上海的打卡目的地之一。


实际也如此,就训练热闹程度和跑步人群集聚度来说,卢湾体育场绝对是毫无疑问的国内第一梯队,但在这片体育场的跑道上,激情并不一定是在跑步,也可能有时起了冲突的双方在互喷,时不时还需要警察到场调停。



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卢湾体育场,当然爆发冲突也仅仅只是一种结果形式,当越来越多人涌入田径场,矛盾和互相抱怨的声音也就多了起来,遗憾的是就像开头那一句,大多数时候讲道理也是讲不出个结果的。


无论是在肯尼亚埃尔多雷特的 nn 跑团,还是此前国内吸粉无数那支俄勒冈,他们都有着自己固定的田径场作为训练场所,就算连更艰苦的切普特盖,没有标准田径场的他在乌干达,也在一片草地上硬生生“踩”出来了一根“二道”(约405米长,包括50米急下坡,100米较平坦和250缓上坡)。



跑者总是需要一条跑道的。


对跑者而言,跑道的作用当然是用来跑步,但实际往往不是,国内的操场似乎更多是一个周边社会群体的缩影,当夜晚来临,除了跑步的,遛娃的、散步的、甚至有的城市跳广场舞的和打羽毛球的也全都来了,体育场承担了休闲公园的很多功能,这片区域内的各类社会角色,可能都会出现在田径场上。

并不是所有人都来跑步,跑步者与散步者的矛盾是最常见的,随着跑步群体越来越大,像卢湾体育场这种跑者扎堆的地方,跑者与跑者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尖锐。



“这么宽的跑道,还不够你跑?”、“他这么小个孩子,哪经得起你撞?”,跑者与非跑者之间的矛盾,主打一个“老少幼咸宜”,操场内道对很多散步老年人的吸引力,不亚于超市早晨开门的促销鸡蛋,似乎里面几根道走起路来更延年益寿一些,如果能三五结伴边走边聊,那么这种功效可能直逼 XX 药酒。



但苦了跑步的人,跑得慢姑且往外面绕一下可以避开,但很多跑者去操场其实都是会跑一些速度训练,高速奔跑下也不是不想躲,但遇到那种一字排开的真的是躲不开。



如果需要跑者大声提醒才能让道的话大家也并非不乐意喊,但架不住跑几步就遇到个内道散步的,也架不住这圈喊完下一圈来他们还在,更架不住喊了之后对方在那左右横跳,你压根搞不清楚该从他的左手还是右手边超车。


撞是肯定不能撞的,因为这首先完完全全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,很多跑者只能多绕一下了,但相对于散步的,许多人更害怕的“跑道刺客”其实是小孩子,因为他们似乎爱在直线跑道上蛇形走位,而在横穿跑道的时候笔直狂冲但丝毫不管是否有人正从侧面跑过来,你也拿不准哪里会突然窜出来一个小孩。



当双方并未发生碰撞的时候,可能冲突也就止于一场互相问候家人的“热切交流”,但是一旦发生碰撞,我们都知道后面的事情有多麻烦,老人小孩被撞了会受伤,但跑步的人也不是铁打的,很多跑者甚至因为在操场躲避老人小孩同样会无妄受伤。


这种结果是大家最不想见到的,因为一旦发生,谁是谁非的判断就不是第一位了,吵赢再说,验伤再说,报警再说,赔钱再说。



田径场是开放的,大家都能用,田径场的使用也是有着快慢之别的,一般而言,配速越快的使用道次越靠内,慢跑者尽量使用外道,如果需要超车,一般是从前方跑者的右侧完成超越,在很多国际大赛直播中,我们还能看到部分被套圈的选手会主动让出左侧内道空间,这两种都是比较合理和常见的。



但在实际中,还有一部分跑者没有形成这种快慢分道的概念,经常六七分配也老神在在的跑在内道,这种极易产生口角;


也有很多跑者在完成一组间歇之后,立马就会原地停下或者直接横插跑道往内/往外退场,却忘记了在这个时候观察一下身后是否有跑者还在奔跑。



跑步的人多了,跑团与各种训练营,以及不少要去戈壁的组织也都来操场了,这其实本身是个好事,大家有组织的一起打打劲,互相带带还可以让强度课质量更高,但当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组织在一起间歇跑的时候,一条道不够用,两条道不够用,现在似乎要三四根道才行了,真的不觉得占的有亿点点多吗?



当不同的配速、不同的队伍凑到同一个跑道上,势必要发生超越与被超越,人少的时候喊一声“内道让一让”或者直接从外侧超车的时候尚能奏效,但是当面前有一群人的时候,那种超越的感觉和挤春运也差不多了。


时间久了矛盾就来了,因为都觉得自己又不慢,凭什么就要我来给你让道呢?而当很多人在一起训练的时候,一个队伍占据数条跑道往往也会招来非议。



一个跑道能有如此多矛盾,深层看是文化观念和制度规范的缺失,作为公共运动场所,体育场首先各类人群都可以在对应区域进行锻炼,但很多人对体育场或跑道的观念也就只停留在了这一层面,却忽略了作为所有人共同拥有的一个公共区域,跑道与公园截然不同,不能只考虑自己的。



这是一种从小到大的缺失,很多时候甚至跟受教育程度都没有特别强的关联,因为当我们把视角转到很多校园的操场,这个问题同样很普遍,似乎更多的人将跑道仅仅当成了一个可以休闲的公共空间,而忽略了“体育”二字前缀,在这个前提下,很多跑道上的矛盾纠纷当然是争不出个什么结果的。



很多跑道的场地管理单位其实也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,比如卢湾就用锥形桶将内四道划分为跑步道而外四道为散步道,但似乎也仅此而已,单纯依靠入场人群的自觉并不能奏效。


上海另一个著名的源深体育场是管理员直接搬着凳子坐在场边,看见违反秩序的跑者或者老人小孩就会马上警告制止,一晚上下来工作强度不可谓不小,但也只是个例,从实际来看这种加强监管的效果比卢湾却是好多了。



付费或许是一种解决途径,对跑道管理方而言如果真的施行收费制,相信瞬间就能过滤掉很多遛弯遛娃的群体,也肯定不缺愿意付费的跑者,北京的广安门体育场就是这种模式,但和源深体育场一样,这些也只是少数。


对成组织的团队来说,如果成员数量众多,那么包场其实是于己于人都有利的事情,但结合实际愿意这样做或者说能坚持这样做的,同样也是少数。



提升训练素养也是一种方向,对于业余跑者来说,我们很难在国内能见到一个训练队伍可以将间歇跑成一列纵队,试想在跑道上,至少一个团队的能够在同一配速下跑成一列纵队,那么道与道之间的空间不就留出来了么?


这些素养在职业跑者的训练中随处可以体现,随意挑一场nn 跑团或者 BTC 的场地训练,所有人在跑道上都是依次排开再跑的。


但很多跑者就是不愿意吊在队尾,非要跑成两列,甚至三列四列,这样可不就是要占好几根道了么,不过是不是忘记了间歇是对不同配速驾驭的训练,不是谁第一排过线就光环更大的。


很多业余跑者不仅相互之间跑动节奏感差异大,自身的跑动节奏感也差,在场地上过弯道的时候这两点更加明显,于是也会不自觉的发生拌脚和并排跑的现象,这不需要什么高明的对策,差就去有意识的提升,间歇配速不稳就让配速控制稳定的到前方去带。



“多快算快?多慢算慢?”“跑得那么快怎么不去为国争光?”“嫌人挡住你不会绕一下?”“跑道是你开的么,跑的快我就要让你,怕撞你去外道,怕撞你别挑人多的时候来啊。”


可能下一个三年后,这个话题还是会争吵不休,毕竟当一个话题还没有触碰到法律,仅仅停留在素质、权利、规范、意识以及很多其它主观看法的争议上时,话题背后的现象短时间内也不会好转的。


仍旧是无奈,但在管理和普遍意识失位的前提下,至少应该先做好自身,提高素养,最后希望大家在跑道训练的时候都能够安全、顺利。


# 跑道怎么用才好,你怎么看?#

随机抽取 1 名幸运粉丝,赠送帽子一顶!


点 “在看”,在评论区留言
转发文章到朋友圈,参与抽奖

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,视作无效,
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

互动截止日期:2023 年 7 月 27 日



文字i🥚  / 编辑i🥚
图片跑野大爆炸  / 视觉:两年半练习生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跑野大爆炸runyeah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